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下一句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晨出郡舍林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下一句是什么?

原文

晨出郡舍林下

唐·张九龄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

东流既不息,西望何时钦。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臣,他为人正直,敢言直谏,曾预言安禄山之乱,他的诗文俱佳,风格清淡,尤其是五言古诗,深受后人推崇,对唐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译文

清晨我走出官署,漫步在北边的树林中,心情顿时变得萧洒自在,又看见林中月亮,皎洁明亮还未落下,一片孤云独自飘荡在远方,竹林中的丛竹也显得清幽深邃,没有什么事情比拥有这份悠闲更可贵,这才知道超脱世俗的心境是多么难得,水面上的山影沉沉,我的征途又绕着树林蜿蜒,东流的江水永不停息,我向西眺望,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彼岸。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林间漫步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诗中“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幽静深远,又隐喻了人生征途的曲折和不易。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清晨在林间漫步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林间的月色、孤云、丛竹等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营造出一种清幽深邃的氛围,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诗中“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幽静深远,也隐喻了人生征途的曲折和不易,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所作,当时,他可能因为政务繁忙或官场纷争而感到疲惫和压抑,于是选择在清晨时分走出官署,到林间漫步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是这首诗中的名句,但它在原诗中的位置并非开头或结尾,而是穿插在中间的,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在开头部分单独列出了这两句诗,但在实际赏析时,应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意境中去理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