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宴散
唐·白居易
冥冥清夜过,惊起问初筵。
人语半寂寞,天街宵已喧。
新秋槐叶落,深夜柿花眠。
忆昨欢娱地,今朝泪泫然。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深沉寂静的清夜悄然流逝,我从梦中惊醒,询问宴会是否刚开始,人声已显得半是寂寞,天街上夜市的喧嚣已开始响起,新秋时节,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深夜时分,柿子花静静地安眠,回想起昨日的欢娱之地,今日却不禁泪如雨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梦中惊醒后,发现宴会已经结束,夜晚的喧嚣与寂静交织,以及新秋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昨日的欢娱与今日的寂寥,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伤。
赏析
这首诗以“冥冥清夜过,惊起问初筵”开篇,营造出一种从梦中惊醒后的恍惚与迷茫,诗人通过“人语半寂寞,天街宵已喧”的对比,展现了夜晚的喧嚣与寂静并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新秋槐叶落,深夜柿花眠,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诗人以“忆昨欢娱地,今朝泪泫然”作结,直接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伤,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一次宴会结束后,诗人从梦中惊醒,回忆起昨日的欢娱与今日的寂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那种平易近人、情感真挚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