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雨闻雷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雨星偶洒两三点,雷鼓偏搥几百声。
独坐孤灯听夜雨,心如乱线不成行。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内心情感,释绍嵩的作品多收录于《石门文字禅》等佛教文献中,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细雨星星点点地偶尔洒落,而雷声却如战鼓般隆隆作响,连续不断,我独自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听着窗外的夜雨,心中思绪万千,如同乱线一般无法整理成行。
释义
“雨星偶洒两三点”描绘了细雨稀疏的景象,用“雨星”形容雨滴之小,而“偶洒”则强调了其偶然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雷鼓偏搥几百声”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雷声的连续与强烈,与前面的细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独坐孤灯听夜雨”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孤灯,聆听夜雨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心如乱线不成行”则借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前两句通过对比细雨与雷声的差异,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喧嚣的氛围,为后两句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后两句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迷茫,通过“独坐孤灯”与“心如乱线”的意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诗人释绍嵩在某个夜晚,独自面对孤灯,听着窗外的细雨与雷声,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思绪与感慨,他或许在思考人生、或许在怀念过往、或许在忧虑未来,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如同乱线一般无法整理,他将这些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富有禅意与情感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