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竹
朝代:宋代
作者:宋祁
纤枝乘十雨,劲节誓千霜。
深根藏地肺,高干指天苍。
岁晚心逾壮,风多力自强。
青葱元不改,留待岁寒芳。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后迁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独自撰写《新唐书·列传》部分,另著有《宋景文集》、《益部方物略记》、《笔记》等。
译文
纤细的竹枝经历了多次春雨的滋润,坚韧的竹节誓与千年的寒霜抗争,深深的竹根藏于地底,如同地肺一般稳固,高高的竹竿直指苍天,显得苍劲有力,即使到了岁末,竹子的内心也愈发坚强,面对狂风,它的力量也愈发自强,竹子始终保持青葱的本色,不改其志,等待着在寒冷的冬季绽放它的芬芳。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诗中“纤枝乘十雨”描绘了竹子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景象,“劲节誓千霜”则表现了竹子面对严寒的坚韧和决心,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深根固本、高干指天、岁晚心壮、风多力强的特点,最后以“青葱元不改,留待岁寒芳”作结,表达了竹子始终保持本色,不畏严寒,等待在寒冷中绽放芬芳的坚韧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对竹子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不拔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竹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中“纤枝乘十雨,劲节誓千霜”两句尤为精彩,既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又表现了竹子的坚韧品质,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品质,使竹子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又寄托了诗人对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祁的个人经历有关,宋祁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正面临着某种困境或挑战,而竹子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品质正好触动了他内心的情感,他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寄托自己的情感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崇尚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