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梅
唐·李商隐
远势兴毫末,孤标出众芳。
雪霜侵不改,风雨历弥彰。
暗香浮月影,清韵入云房。
独立空山里,何须问短长。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远处的气势从细微之处兴起,孤高的品格超越了群芳。
雪霜侵袭也不能改变它的本色,风雨洗礼后更加彰显其光辉。
暗香浮动在月影之下,清雅的韵味飘入云端的房舍。
它独自矗立在空旷的山林之中,何须去计较世俗的短长。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赞美了其坚韧不拔、孤高自赏的品格,首联“远势兴毫末,孤标出众芳”点出梅花从微小之处展现出非凡的气势,其孤高的品格超越了其他花卉,颔联“雪霜侵不改,风雨历弥彰”进一步强调了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雨的坚韧精神,颈联“暗香浮月影,清韵入云房”则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梅花的幽香和清雅,使其形象更加立体,尾联“独立空山里,何须问短长”则表达了梅花独立于世、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操。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格,诗人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将梅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诗中“远势兴毫末”与“孤标出众芳”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与众不同;“雪霜侵不改”与“风雨历弥彰”的描绘,则展现了梅花的坚韧和顽强,而“暗香浮月影,清韵入云房”的描写,则使梅花的形象更加优美动人,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面对社会的黑暗和仕途的坎坷,诗人深感自己如同那独自矗立在空旷山林中的梅花一样,虽然孤独但坚韧不拔,他通过赞美梅花的品格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诗中,梅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