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贪黄发旧,身负赤松期。的解释

诗词原文

归山作

国贪黄发旧,身负赤松期。的解释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国贪黄发旧,身负赤松期”并未直接出现在孟浩然的任何一首完整诗作中,但根据诗意和关键词的意象,我选取了孟浩然的《归山作》作为参考,并尝试将关键词融入赏析中,以展现一种意境上的联系。“黄发旧”可理解为年老白发之意,与诗中的“白发催年老”相呼应;“赤松期”则暗含归隐山林、向往松间之意,与诗的整体归隐主题相契合。)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不顺,以布衣终身,孟浩然的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译文

不再在朝廷宫门前陈述己见,回到南山我那破旧的草庐。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身体多疾病朋友也都离我而去。

白发渐渐增多催人慢慢老去,阳春已至逼人而来岁暮即将更新。

只怀有愁思却不忍去睡觉,孤灯独影,对着西窗空自长叹。

释义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抒发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寂寞抑郁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四句写辞官归隐的原因,后四句写归隐后的苦闷。“北阙休上书”,表达了对朝政的不满和失望;“南山归敝庐”,则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以自嘲的方式,道出了自己仕途不顺、人情冷暖的无奈。“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则是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独。

赏析

虽然“国贪黄发旧,身负赤松期”并非直接出自《归山作》,但我们可以从孟浩然的这首诗中感受到一种相似的意境和情感,诗中的“白发催年老”与“黄发旧”相呼应,都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而“松月夜窗虚”则与“身负赤松期”中的归隐山林、向往松间的意象相契合,孟浩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内心的愁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不顺,曾隐居鹿门山,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隐鹿门山时,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唐代,士人普遍追求仕途功名,但孟浩然却选择了归隐山林,这既是他个人性格的体现,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批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孟浩然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