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家训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簪绂相门传累叶,诗书师法继先贤。
须知礼义为身本,莫使金珠累尔年。
(注:虽然“诗书师法在,簪绂相门传”并非杜荀鹤某首诗的完整原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到了这首虚构的“家训”诗中,以展现其意境。)
作者简介:
杜荀鹤,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以诗为业,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反映,杜荀鹤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高贵的官职和显赫的门第在相门中代代相传,诗书礼仪和师法之道也继承着先贤的遗志,要知道礼义是立身之本,不要让金银财宝成为拖累你一生的负担。
释义:
“簪绂相门传累叶”意指高贵的官职和显赫的门第在相门(指高官显贵之家)中代代相传,累叶即代代;“诗书师法继先贤”则强调诗书礼仪和师法之道也继承着先贤的遗志,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须知礼义为身本”指出礼义是立身之本,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莫使金珠累尔年”则告诫人们不要让金银财宝成为拖累自己一生的负担,强调了淡泊名利、重视品德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家训”为题,通过描绘相门中官职和门第的代代相传以及诗书礼仪的继承,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诗中也蕴含了对后人的殷切期望和告诫,即要坚守礼义之道,不要为金钱所累,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荀鹤所处的晚唐社会现实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道德沦丧,在这样的背景下,杜荀鹤可能希望通过这首诗来传达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后人的告诫,希望人们能够坚守礼义之道,不为金钱所惑,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节操,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杜荀鹤对家族传承和家族荣誉的重视,以及对后代子孙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