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妇经春夏,离乡整四千。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别妇吟

别妇经春夏,离乡整四千。全诗是什么?

唐·韦庄

别妇经春夏,离乡整四千。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归年?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与妻子分别已经历了春夏两季,离开家乡也已经整整四年了,我这漂泊的身体就像旅途中的客栈,不知道哪一年才是归家的日子。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长期离家,与妻子分别已久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首句“别妇经春夏”直接点出离别的时间跨度,次句“离乡整四千”则进一步强化了离家的长久,后两句以“传舍”(古代供行人休息的旅舍)比喻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别妇经春夏,离乡整四千”两句,通过时间的累积,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离别之痛,而“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归年?”则通过比喻,将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流露出对归期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因战乱等原因多次离家漂泊,历经艰辛,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漂泊的旅途中,回想起与妻子的离别和家乡的遥远,心中充满思念和无奈之情时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痛苦的深刻反思。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