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的解释

诗词原文

闲居

既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的解释

唐·白居易

既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

朝眠因客起,夜坐为书活。

灯火纸窗修,茗香石鼎沸。

端然无俗客,祗有阿僧吒。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身为一个升平民(普通百姓),我所喜爱的东西怎能得不到呢?

早晨因为客人的到来而起床,夜晚则因读书而久坐。

灯火映照着纸窗,显得格外明亮,石鼎中煮着茶水,香气四溢。

这里端然没有俗气的客人来访,只有僧侣(或指内心的宁静)与我相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作为普通百姓的闲适生活态度,他享受着简单而宁静的日子,早晨因客来访而起,夜晚则沉浸在书海中,灯火纸窗、茗香石鼎,这些简单的元素构成了他生活的美好,他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只与内心的宁静和僧侣(或指精神追求)为伴,体现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白居易闲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灯火纸窗、茗香石鼎等,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在唐代乃至后世都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变迁,晚年他选择归隐田园,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在闲居的日子里,白居易以诗酒为伴,以书为友,享受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同时也向世人传递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