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唐·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带,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风传漏刻星河曙,日照螭头剑戟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至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至,字幼邻,唐代文学家、官员,河南洛阳人,天宝初年,以校书郎为单父尉,与李白、高适友善,有诗相赠,安史之乱中,随唐玄宗逃往四川,授中书舍人,乾元元年(758年)春,出为汝州刺史,后贬岳州司马,与李白相遇,并有诗酬答,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复为中书舍人,官终散骑常侍,贾至工于文辞,所著赋颂碑志四十余篇,多传于世。
译文
银烛高照,照亮了通往朝廷的紫色大道,禁城中的春色在清晨显得格外苍茫,千条柔弱的柳枝垂下青色的丝带,百转千回的流莺绕着建章宫飞翔,剑佩随着脚步在玉石台阶上发出声响,衣冠上沾染了御炉中的香气,风传来漏刻的声音,星河渐渐明亮,阳光照耀着螭头,剑戟闪耀着光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朝大明宫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肃穆,以及官员们朝拜时的庄重与肃然。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朝大明宫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宫廷气息,首联“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以银烛和紫陌为背景,烘托出早朝的庄重与神秘,颔联“千条弱柳垂青带,百啭流莺绕建章”则以柔弱的柳枝和百啭的流莺为点缀,增添了宫廷的生机与活力,颈联“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通过剑佩声和衣冠上的香气,进一步突出了官员们的尊贵与威严,尾联“风传漏刻星河曙,日照螭头剑戟明”则以风传漏刻和日照剑戟为结尾,将早朝的庄严与肃穆推向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至在大明宫早朝时所作,通过描绘早朝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朝廷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也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辉煌,在唐代,早朝是皇帝与官员们交流政务、展示威严的重要场合,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