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年来弃如土,扫除风尘必斨斧。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病马

莫怪年来弃如土,扫除风尘必斨斧。下一句是什么?

唐·杜甫

乘尔跨长涧,凌霄何可掇。

空携束刍意,远望千里别。

辛劳致骨折,弛骋阻前辙。

不逢金日磾,空卧玉门雪。

瘦骨虽可啮,蹉跎竟谁责。

且闻猛虎行,深隐细柳猎。

壮士耻为儒,贵壮贱老弱。

莫怪年来弃如土,扫除风尘必斨斧。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骑着这匹马跨越长涧,想要凌霄而上又怎能轻易做到呢?我空自怀揣着给它喂草的意愿,却只能远远地看着它与我千里之别,它因辛劳过度而骨折,奔跑的道路上也受到了阻碍,没有遇到像金日磾那样懂得赏识和爱护马匹的人,它只能孤独地躺在玉门关外的雪地中,虽然它的瘦骨还可以啃食,但蹉跎岁月,又有谁来责备呢?又听说猛虎在细柳营附近出没,壮士们耻于成为儒生,崇尚勇武而轻视老弱,不要责怪这些年来它被当作废物一样抛弃,要想扫除风尘,就必须使用锋利的斨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匹病马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老弱无用之人的冷漠态度,诗人以马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被遗弃、被忽视的愤懑之情,诗中“莫怪年来弃如土,扫除风尘必斨斧”两句,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赏析

这首诗在写法上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通过描写一匹病马的遭遇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马的瘦弱、孤独和无奈,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它的痛苦和悲哀,诗人也通过病马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莫怪年来弃如土,扫除风尘必斨斧”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被遗弃、被忽视的愤懑之情,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无情,诗人认为,要想扫除社会的风尘和弊端,就必须使用锋利的斨斧来斩断那些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杜甫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于社会的现实状况深感忧虑和愤慨,他通过描写一匹病马的遭遇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被遗弃、被忽视的愤懑之情,也寄托了他对于社会进步的期望和对于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