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感
唐·李商隐
天际愁云欲雨时,
寒灯独坐意参差。
敢餍朝盘惟苜蓿,
封侯浑是烂羊头。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多有佳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和人生理想,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天边愁云密布,似乎随时都会降下大雨;我独自坐在寒灯下,心中思绪万千,怎敢奢望朝廷的俸禄能让自己心满意足呢?那些封侯拜相的人,不也都是靠着一些微不足道的功绩和关系才得以晋升的吗?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首句“天际愁云欲雨时”描绘了一个阴沉压抑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次句“寒灯独坐意参差”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处境和纷乱复杂的思绪,后两句“敢餍朝盘惟苜蓿,封侯浑是烂羊头”则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和讽刺,他讽刺那些靠关系、靠投机取巧而得以晋升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朝廷俸禄的淡泊和对封侯拜相的不屑一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首句和次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诗人以“苜蓿”和“烂羊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那些靠不正当手段得以晋升的人的可笑和可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当时,他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对朝廷和社会现实深感失望和不满,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和无奈之情,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追求的坚守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