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春日游湖
宋·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归时曲岸傍,恰见贵游郎。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欧阳修在诗词、散文、史传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译文
湖堤上游客们追逐着一艘艘彩绘游船,春水荡漾,四周水天相接,满目绿色,在那绿杨掩映的楼台外,正荡着秋千。
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插鲜花,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当我归来时,沿着曲折的湖岸行走,恰好遇见了那出游的贵族公子。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游湖的情景,上片写游人赏春,下片写词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全词以清新闲淡的笔调,写出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
赏析
这首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遨游西湖、与民同乐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旷达洒脱、从容自适的个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湖上春游图: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春水荡漾,四周水天相接,满目绿色,在绿杨掩映的楼台外,正荡着秋千,词人描绘的这幅画面,色彩明丽,富有动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情趣。
词的下片写词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词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热爱生活,头插鲜花,与民同乐,在《六幺》乐曲的催拍下,词人频频举杯畅饮,表现出一种旷达洒脱、从容自适的个性,最后两句“归时曲岸傍,恰见贵游郎”,既是对前面游湖情景的收束,又巧妙地引出下文的感慨,使全词在结构上显得紧凑而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欧阳修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他已经辞去了朝廷的官职,回到家乡颍州(今安徽阜阳)居住,在颍州期间,他常常与友人一起游山玩水,享受生活的乐趣,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欧阳修晚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日游湖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从容自适的个性特点,在词中,作者以清新闲淡的笔调,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