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辍歌欲转棹,花浅不堪藏。
莲动下渔舟,波摇幔影长。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之涣等人齐名,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以边塞诗和宫怨诗最为著名,风格雄浑豪放,意境深远,语言精炼,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荷叶与罗裙仿佛同一种颜色,荷花开在少女的脸庞两边,少女们混入荷叶中难以分辨,听到歌声才察觉有人来了,她们停下歌声准备划船离开,因为荷花太浅,无法遮掩她们的身影,莲叶随着渔舟的晃动而摇曳,水波荡漾,船上的幔帐影子也随之拉长。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采莲女的形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和淳朴的民风,前两句通过荷叶与罗裙、荷花与少女的对比,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后两句则通过“辍歌欲转棹,花浅不堪藏”的描写,展现了采莲女们发现有人后的羞涩与机智,以及她们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采莲女的青春活力,诗人通过荷叶、荷花、罗裙、歌声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尤其是“辍歌欲转棹,花浅不堪藏”两句,既表现了采莲女的羞涩与机智,又暗示了她们与自然环境的亲密关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情。
创作背景
王昌龄在唐代以其边塞诗和宫怨诗著称,但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涉及山水、田园、送别等多个方面,这首《采莲曲》很可能是他在游历江南水乡时,被当地的美景和淳朴的民风所打动,从而创作出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