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山好双游屐,溪清一钓船。
鸟归云外树,人语水边村。
雨过林初静,风来竹自喧。
闲居成野趣,何必问尘喧。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丽闲淡,为时人所重,皎然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均有交往,其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
译文
山景优美,适合穿着双屐去游赏;溪水清澈,正好乘一叶钓船去垂钓,鸟儿归巢于云外的树梢,人们在水边的村庄里交谈,雨过天晴后,树林显得格外宁静;微风吹来,竹林发出自然的声响,在这闲适的山居中,我享受着大自然的野趣,何必去理会尘世的喧嚣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山好双游屐,溪清一钓船”直接点出山居环境的优美,适合游赏和垂钓,颔联“鸟归云外树,人语水边村”通过描绘鸟归和人语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宁静与和谐,颈联“雨过林初静,风来竹自喧”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动态美,尾联“闲居成野趣,何必问尘喧”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尘世喧嚣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景、溪水、鸟归、人语、雨后的树林和竹林等自然景象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也通过尾联的议论,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淡泊,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面对优美的自然景色,心生感慨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生活的思想境界。